教學心得
——因地制宜,因人制材,化被動為主動
在幾年的教學中,我深刻體會到,對于現(xiàn)在的技能培訓不能采用傳統(tǒng)的“大統(tǒng)一”模式進行培訓,必須要做到因人而異,根據(jù)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,多鼓勵,讓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。
首先,要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,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。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部因素,它與學習效果有著密切的聯(lián)系。一般來說,學習動機正確,學生興趣強,則學習效果好、成績佳。通過擺事實、講道理,使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,增強學習的責任感。同時,多鼓勵少批評,對于學生的比較新穎、精煉的回答,加以好評;對有進步的學生,進行表揚;對發(fā)言好的學生一個會心的微笑等等,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進步的動力。
其次,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、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(fā)學習興趣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通過創(chuàng)設恰當?shù)摹扒榫场保ぐl(fā)豐富的想像,欣賞語言文字的美感,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。在教學過程中,要遵循“低起點、小步走、中容量、勤反饋、及時補”的原則,設置有梯度的學習目標,讓學生在由易到難的過關體驗中,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獲得成功的喜悅。
再有,實施分層次教學,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。在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已經出現(xiàn)參差不齊的情況下,仍然采用傳統(tǒng)的“大統(tǒng)一”要求的教學方法,會保全一部分學生而犧牲另一部分學生。因此,要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,因材施教,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(fā),根據(jù)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,充分發(fā)揮每個學生的才能,促進學生既個性又和諧的發(fā)展。
最后,鼓勵學生多實踐,鍛煉動手能力。技能培訓需要理論加實踐,但不能著重于理論,應以實踐為主,理論為輔,技能培訓直接面對社會,學生畢業(yè)直接進入社會,到了工作崗位要能拿得出,做得來,所以教學的時候就需要讓學生多動手練習,提高技能水平。對于平時怕動手的學生,多去鼓勵,耐心講解,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技能,掌握相關的技能和理論知識,讓每個學生每天都會有收獲,每天都會有進步。
電工老師——薛勇軍